中央与地方联手“微刺激”稳增长 (本刊专电)为了在今年经济发展“下半场”有上佳表现,国务院高层近期赶赴多地进行调研,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黑龙江、河北等省份相继出台了颇具力度的稳增长措施。专家指出,随着“微刺激”政策逐渐显效,经济增长有望在未来数月持续改善,四季度经济可能将企稳回升。 “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必须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上旬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通过共同努力,争取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下半场”勇夺佳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近期多位国务院高层赶赴地方,针对农村改革、国有企业等问题进行调研。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徐有俊指出,国企改革涉及国家根本,农村改革更涉及民生问题,也是经济下行压力下较为薄弱的环节,预计在调研结束之后,国务院将针对农村发展与国企改革出台进一步的针对性改革措施。 在中央密集调研的同时,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近期,黑龙江、河北、四川、广东、山西、云南、贵州等多省份均出台了力度颇大的稳增长措施,其中,投资在多地的措施中占据着打头阵的位置,成为稳增长最重要的砝码。 黑龙江省出台了《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8个方面推出了65项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具体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求抓住国家加快铁路建设机遇,今明两年投资530亿元。河北省则提出了超过1.2万亿的投资计划,《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提出,今年将在交通设施建设、能源项目、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工程、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六个领域计划投资12135亿元,努力遏制投资增速回落状况,促进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四川省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组织开工一批新项目,确保二季度及下半年全省新开工项目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云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出台了《关于促投资稳增长的六条措施》,山西省出台了《2014年稳增长保运行实施方案》和《煤炭17条》,各地稳增长措施进一步升级加码。 “近期地方的稳增长力度明显加大,主要是落实中央争取下半年勇夺佳绩的要求。”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院研究员朱振鑫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多地经济增速并不乐观,意味着下半年将成为各地完成GDP增长目标的关键节点。 对于各地加大投资力度的问题,朱振鑫认为,保持合理适度的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且这种“微刺激”政策与原来的大规模刺激还是有较大差异,其更注重在稳增长的同时调结构,更注重利用社会资本,目标也是求“稳”、防风险,而不是求“快”、走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