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业联合会欢迎您的访问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你现在的位置是:
引导市场预期 可适时调低经济增速目标
【更新时间:2014-11-19 10:17:46】【字体: 】 【打印】 【关闭

导语:适时调低经济增速目标,并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合理区间调控,而是在为后者争取时间和空间。

经济观察网 胡家源/  7.5%是中国经济增速的底线吗?类似的问题曾在数年前深度困扰中国的决策者们,并在2012年两会时以结束保八、调低经济增速目标暂告以段落。如今,麻烦又来了。

10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部门负责人会议上表示,外界总有种误解,觉得7.5%是个底线,而他早就说过,所谓“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关键看就业和收入增长。尽管三季度数据尚未发布,李克强仍像他在达沃斯论坛时所做的那样,提前暗示了这两项指标的安好,以此表明当下仍是政府乐意见到的增长

总理不厌其烦地向外界解释经济增速目标在具体数字和用语方面的微妙差别,今年至少已有7次,其中5次对地方官员讲,1次撰文刊发于国际媒体,这一次面对的则是中央部委主事者。如果对中国的决策逻辑稍有了解,应该很快会意识到,这番苦口婆心并非简单的重复,其中颇有深意,而且意味长远。结合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和三期叠加理论,以及近期释放出的北戴河会议信号,我们认为,高层对经济是否可以接受低于7.5%的增速,似已有共识。

种种迹象正在印证这一共识。比如尽管8月宏观数据下滑超出预期,李克强仍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宣称,中国经济尚处合理区间;上个月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楼继伟和周小川亦各自针对经济政策调整和结构性改革做出相应表态;及至国庆前后,央行和财政部分别出台数项金融和财税新政,相互对冲……中长期改革优先于短期经济波动的思路,于今日渐明显。

接下来的疑问是:习惯于揣摩政府底线、对精确数字极度敏感的市场预期,能否快速顺应决策思路的新常态?恐怕很难对此做出乐观判断。从2008年的保八开始,市场一直在被灌输这样的信息:经济增速目标只有高低之分,从无合理一说,只有底线意识,难见区间波动;经济政策跟随目标起舞,目标就紧随数字变动。或许在市场看来,四年保八的结束,只不过意味着另一场数字保卫战的开始。

因此,市场预期要从指标底线的精确模式切换到合理波动的模糊模式,自然有诸多不适应之处,且尚须一定时间缓冲与过渡。我们建议,不妨适时再度调低经济增速目标,划出容忍底线以稳定市场预期;在此基础上重申经济合理区间,明确上下限以增强地方发展积极性,同时约束其盲目投资冲动。尽管上半年不少省份经济增速下滑明显,但以往的经验表明,地方投资冲动对经济长远发展带来的恶果往往大于短期经济下滑所引发的阵痛。

换句话说,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决策层不宜再释放内外一体的单一信号,而应针对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不同预期有所差别,这固然是现实情势之所迫,也是历史积弊所使然。市场预期的破与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适时调低经济增速目标,并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合理区间调控,而是在为后者争取时间和空间。增速底线可以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但真正决定着陆和再次起飞时的姿态的,仍然是经济在合理区间内的自我革新与升级。

 
Copyright ◎ 2014 wxsylhh.com 无锡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42356号
地 址:无锡市解放南路713号 电 话:0510-82760862 传 真:0510-82701023 邮 箱:js-wxsh@163.com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