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每年三九时节,天气最为寒冷,自然界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也是人体阴阳转化的重要时节。此时若顺应天人相应的思想,顺时就势温养人体阳气,使人体阳气充沛,机体免疫力得以提高,就可达到祛风散寒,扶正祛邪,直接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草本身是很好的中药,古时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在屋外悬挂鲜艾草,利用其芳香的性味来辟邪解毒。生艾叶煎煮内服,可以温暖下焦,治疗妇女经痛带下、宫寒不孕。此外,焦艾叶或艾叶炭还可以止血。艾灸就是使用燃烧的艾绒炙烤人体穴位。百草之中选择艾草的原因在于艾绒燃烧时温和持久,更重要的原因是,艾绒燃烧时辐射出的热能,其波幅与冬日的阳光最接近,渗透性、穿透力特别强,比起红外频谱仪、神灯、炭火、木火的烤炙,艾灸是最舒服,最有效的。《本草纲目》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常用的就是用点燃的艾条灸烤穴位,可以火头冲下,也可以火头向上,下面与皮肤靠近的地方放上姜片,或者把它挂在插入体内的针的柄上。也有把艾绒捏成很小的小窝头,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称为“壮”。一般的治疗都需要几十壮甚至数百壮。《类经图翼》说:“神阙行隔盐灸,艾灸至三五百壮,不惟疾愈,亦且延年。”
艾灸温补阳气,比起针刺更易得气。在有的腧穴会有类似两个同性磁极相互抵触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会因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在有的腧穴,则有类似两个异性磁极相互吸引的感觉,不由得沉降。而病人除了有类似的得气感觉以外,还会有强烈的循经传感现象,根本不知道经络的病人,会在艾灸时准确地描绘出热感、气感,酸麻胀感流传的方向路径,而这一路径与中医的经络走向完全一致。
艾灸有如阳光普照,驱除阴霾。人体体表或体内生长出的赘疣等物都是阴寒凝结而成,艾灸一到,立即枯朽瓦解。说到艾灸就必须提到抱朴子葛洪先生的夫人——鲍姑。鲍姑和葛洪一起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鲍姑祠记》记述:“鲍姑用越岗天然之艾,以灸人身赘疣,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多而所惠多。”在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至今还设有鲍姑殿和她的塑像,并留有楹联两副:“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
三九天做艾灸,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最好,特别是冬季雾霾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艾灸可以增强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和易感冒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具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对慢性虚寒胃痛、腹痛、慢性腹泻、体虚怕冷、肩周炎、颈腰腿痛、肢体麻木不仁、痛经、不孕等病症,艾灸也有较好疗效。对遗留肢体偏瘫的中风患者,艾灸可推动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后遗症状。
纵观接受艾灸的患者,体质以虚寒居多,心理情绪问题以缺乏关爱居多,因爱生恨,阴寒恶毒积聚的也不少,这些人太需要爱了,也就是太需要艾灸治疗了,李同丰中医医院做的事就是“让世界充满艾”!
李同丰中医医院采用的艾灸药物是在名老中医的指导下,选用上好的陈艾为主材料加精选药材制成的“药灸”。艾灸时由中医专家把脉辨证选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方案,与传统艾灸治疗手法相结合,为您治病防病,呵护您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