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金三林副部长来我市进行“国家粮食政策改革情况”专题调研。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沈和副主任等参加调研。
调研座谈会由宜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林俊主持,市粮食局局长褚勇军及市发改委、农林局、财政局、物价局等单位相关人员以及我市部分粮食经纪人代表、加工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调研座谈会。
会上,市粮食局局长褚勇军同志首先就宜兴近年来粮食工作基本情况作了汇报。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区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既是粮食主产区,也是苏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集散基地,年产粮食约50万吨,年粮食经营总量超过350万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宜兴粮食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在经营与加工、资金、仓储等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围绕本次调研“粮食‘去库存’政策”、“粮食收储和补贴政策”、“提升粮食产能的政策”、“当前粮食收储形势及明年供求形势预判”、“深化粮食政策改革的建议”五个方面的内容,褚勇军同志还汇报了宜兴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粮食生产多年连丰,最低保护价收购连年启动,政策性粮食库存均居高难下,收储矛盾空前突出,宜兴也不例外。面对总仓容严重不足、区域分布极不均衡的突出矛盾,市粮食局积极通过加快地储粮轮换和延长地方储备粮轮空期、协调中储粮加快托市粮拍卖进程、鼓励本地加工企业积极参与托市粮拍卖和要求承储企业做好服务并适当让利、加快库存商品粮食的销售与出库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去库存,增仓容,为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夯实基础。除此之外,宜兴还着力做好收购资金、设备器具与收购人员的落实,确保两季收购“有仓收粮、有钱收粮、有人收粮”。面对今后的粮食政策改革,褚勇军同志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要稳定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更为科学合理地确定保护价价格水平,建议采用“价补分离”的办法实行生产者补贴;二是建议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托市粮出库办法;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粮食产业和加工企业的扶持办法。
会上,市发改委、农林局、财政局、物价局等相关单位人员及粮食经纪人代表、加工企业代表也都畅所欲言,围绕调研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会前,在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青峰、市粮食局局长褚勇军等同志的陪同下,金三林一行还实地考察了宜兴国家粮食储备库、江苏永友粮食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储粮苏州直属库宜兴分库。
(市粮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