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穆桂英”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记梁溪区十大优秀企业家、穆桂英美食广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惠敏

对于无锡人来说,“穆桂英”代表着一种乡土情怀。土生土长的无锡人,有很多都是吃着“穆桂英”长大的。

5年前,“穆桂英”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惠淑君不幸病逝后,在80多位股东的一致推举下,2015年1月陆惠敏接过了妈妈的班,成为“穆桂英”的第五代传承人。

  任职不久,省广电记者采访时陆惠敏说过一段话,她说:“小时候一到春节,总是被妈妈惠淑君带到“穆桂英”店里,看着妈妈带领着员工没日没夜地在店里劳作。有时候,就把椅子拼一下,就直接睡着了。天寒地冻的春节期间,一觉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在家了,都不知道自己几点回的家”。懂事后母亲常说起穆桂英的那些事儿。到穆桂英工作后重温那些被时光浮沉的奋斗故事,也见证着穆桂英的变迁,光阴走过,岁月鎏金。穆桂英人的艰辛创业精神至今一直深根在自已的脑海里。

作为一名女性,一名决策者,她深谙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上任伊始,除了坚守传统,希望“穆桂英”在自己任期内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她在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个角色上,对每天,每个月,每年都给自已设定一个又一个目标。

“管理决定成败”,她上任不久,首先从基础管理着手,规范了议事规则,实施每周例会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互通信息,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增设若干管理部门并按分工职责行事;实施人员“三定”和新的薪酬制;实行店厂统一采购,选优供货渠道;聘请职业经理人等举措确保企业高效运转。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兴起,她和团队决定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成立了电子商务部和市场开发部 ,实施门店销售,超市销售,电商销售,特约销售,专职销售和全员销售相结合的多举措多形式全方位的销售格局。通过“穆桂美食官方微信”平台、无锡移动电视媒体拍摄的企业宣传系列片宣传企业产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了企业的产品和企业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她带领团队一起走南闯北跑市场,搞调研,领行情,拓思路,寻商机,谋发展。她和团队反复研究,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果断决策,调整经营布局,接连做出了几个“大动作”。

2017年一楼美食广场启动装修工程,并于 12月28日华丽转身,重装开业。新开设的“穆桂英非遗传承课堂”作为传播中华文化和江南饮食文化的校外课堂。 

2018年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选择新址,扩大经营,并于当年4月开始筹建城中店工程,从报批立项、筹建、装饰施工、员工上岗培训到11月10日正式开业,总共历时半年之多时间,穆桂英城中店开业,为方便市民体验无锡特色美食和展示老字号的魅力的好场所。

重装后的美食广场直营店和城中店面貌一新,硬件环境上,软件服务上有了提升,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引进了时尚元素一个全新的“穆桂英”受到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省内外各界好友庆贺点赞超万人,认为是为老字号企业转型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市多家媒体先后报导了“穆桂英”课堂活动的信息。

尤其是美食广场停业半年之多,经营压力面空前,公司借助互联网、手机终端APP开发等新营销模式,以O2O智慧门店的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营销,以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并带来便捷和体验感。产品品种由之前的几十个扩大到上百个,公司年营业收入有望达8千万元。

穆桂英身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她深感责任重大。为不断践行“劳模工匠精神”使“穆桂英”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陆惠敏常说“穆桂英”每生产一个包子、一块糕点、一个团子,背后都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底蕴。“穆桂英”要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必须将市场、产品、口感、消费者的所求做到极致,才有出路。她的团队与技师们不断挖掘传统点心和菜肴制作工艺,并结合苏南地区时令季节的特点,兼容并举,把制作工艺总结为,一是搓、切、卷、包、捏;二是擀、叠、摊、抻、拧;三是剪、削、拨、滚;四是挤、钳、镶、形、模。

前来“穆桂英”进行技艺交流的大师称道:“在现代化机器生产非常普遍的当下,“穆桂英”为了保持传统的口感、滋味,核心生产工艺和操作仍然采取手工的方式,更是十分难得”。

至今“穆桂英” 糕、团、饼、粽、馒产品,创新发展,独树一格,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穆桂英”的糕团香甜糯软,松甜肥软、在老百姓中有着较高的声誉。在品牌之路上默默耕耘的“穆桂英”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公司连续多年在历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全国粽子(糕团)技艺大赛中,穆桂英多项产品屡获殊荣。

非遗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精华和智慧的象征,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凝聚了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薪火和历代祖先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领头人的她多年来弘扬工匠精神,注重文化传承和非遗保护工作,积极支持非遗传承人参加省、市、区各级组织的非遗进校院,进社区,进工地的传承活动。“穆桂英”太湖船点晋升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穆桂英”糕团认定为无锡市非遗重点保护项目,公司食品生产基地被确认为无锡市非遗示范重点保护生产基地。

企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她承上启下,新设了人力资源部,制订培训规划,建立员工成长档案。把劳模示范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台’,职工成长的‘加油站’,优秀人才的‘孵化器’。至今“穆桂英”涌现了全国、部、省、市劳模、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新秀等10多名。近三年“穆桂英”先后荣获“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贡献奖”和“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

  “企业有今天离不开社会支持”,她所领导的“穆桂英”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如中秋前夕公司在南长街入口处举行“致敬家国情怀”拥军优属主题活动,公司向梁溪区新兵家庭赠送价值十万元慰问品。此外,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她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践,向省食安会递交了“抓好源头、严把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的调研论文,并被江苏省食品生产安全协会授予二等奖。   

 时至今日,“穆桂英”在前人的努力,后人的继承与发扬中,陆惠敏在5年的风雨历程中用自已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在她的带领下,“穆桂英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业绩。公司先后被上级授予“中国餐饮30年优秀企业”和“改革开放40年江苏餐饮业模式创新突出贡献企业”。她用辛勤的汗水,为社会、为企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她本人先后被荣获无锡市劳动模范、“奋进梁溪”“十大人物、梁溪区十大优秀企业家和无锡市双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上级行业协会聘任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粽子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烹饪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 陆惠敏同志和团队们在继承历史延续性的基础上,将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努力做好创新求变,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互联网+老字号的思维,努力让老字号企业“穆桂英”焕发生机和活力,再迎发展新辉煌。 撰稿人:徐伟、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