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里一定有个魔力转圈圈

                                                             /金融街1号

      2005年,我第一次来到锡山。

      那时候,锡沪路东亭这一段,一入夜还是黑漆漆的,两边的商户很少。远方只有一个仓储式的麦德龙,进去还要会员卡。附近的人要逛街,一般都会去市区。动辄十几站的公交车,坐得我心理都有阴影了。

       这种情况也连累了锡山的形象。大锡山明明有着值得骄傲的各种优点,却偏偏总是被无视。一提到锡山,当时很多无锡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锡山破啊锡山是乡下啊锡山发展不好啊锡山交通不方便啊……

      5年前,一个综合体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切。

      它的名字叫荟聚

 

 

印象之一:这里都是人人

       2014年6月27日,无锡荟聚购物中心开业。

       它也成为宜家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首家超区域购物中心。请注意,是中国首家。无锡人应该为此感到足够自豪。

      当天,超大的停车场就把我给震住了:好几千个停车位,全部在室外,再也不用像去其他商场一样开车绕“盘山公路”,心里一下子就平添了几分好感。我看了一下停车场的汽车,满满当当,除了苏B,还有苏州的苏E,常州的苏D,甚至泰州的苏M……当时的感觉简直是人气爆棚了。

      事实也是如此,据说开业仅一个月,客流就超过了100万。从此就停不下来,到开业一周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000万。

      今年的五一,荟聚的员工在朋友圈晒出数据:单日的人流量再创新高!

      伴随着荟聚而来的,还有地铁二号线的云林站,和荟聚无缝对接。荟聚所在的云林站,正处于2号线由西向东过沪宁高速以后第一站。这个位置有锡东各镇(查桥、安镇、羊尖等)进出城的传统通道——锡沪路,而且是锡沪路的传统“喉咙口”——过G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即使是目前,锡东市民进出城区也多从该路口经过。

      更好的是,这里离无锡东站只有五站路,我有不少朋友是商务人士,他们就是把车停在荟聚,再换乘地铁去东站,非常方便。结果是,地铁2号线客流排名前五的车站依次是:梅园开原寺站、云林站、无锡东站、河埒口站以及东亭(不含三阳广场)。

       人气改变了一切。这几年我经常去荟聚,我发现很多品牌都把荟聚作为了自己进军无锡的首站:例如海马体照相馆、Carter‘s、途尚咖啡,无锡首家乐高授权店是在荟聚开业的。GAP首次进驻无锡也是选择在这里。

      还有一些全国首家或独家的快闪店也“不约而同”挑中了荟聚:16n蒸汽朋克快闪店全国首家、美宝莲白宇见面会2019年全国唯一一场、Levis红标夹克50周年纪念展、I DO“盒”你在一起快闪店2019全国首发第一场、屈臣氏color lab快闪店全国首发……

 

      现在还有人再说锡山“土气”吗?没有了,因为荟聚把这个片区变成了一个热闹、洋气、时尚的城市客厅。

       在荟聚里稍微有点名气的店铺门口,永远是两个字:排队。

       在奶茶店门口排……在冰激凌店门口排……如果你在荟聚没有排过队,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去过荟聚。

       每次来这里,都像是参加一个超大的Party,到处都透着欢乐。旁边就是宜家标志性的“蓝盒子”,遛娃、购物、买家居用品、看电影、品尝美食……一家人在这里一玩就是一整天。

      有人甚至总结出了“荟聚攻略”,比如荟聚有很多不花钱的地方:

   “荟聚宝贝”儿童免费托管不要钱、读书角免费读书不要钱、科技设备体验不要钱、公共区很多好玩的东西不要钱、每周的娱乐活动也不要钱……对了,四楼还有一个“荟客厅”,大家都可以在线去预约申请使用,不管是沙龙、生日会、读书会,还会小型的培训团建,都可以,目前也是完全免费的。

 

印象之二:最好卖的东西是场景体

      和朋友们在一起聊天,他们会说:荟聚很漂亮。

      是很漂亮,尤其是晚上,室外泛光使整个荟聚像一盏点亮的、水晶般的灯笼,而里面光线也十分通透。而且因为有了退台,人们即使站在一楼,也能清晰地看到三楼的商铺,视野十分开阔。

      一位建筑师朋友一直把荟聚奉为大神。

    “每个楼层你们注意到了吗?”

    “注意到什么?”我莫名其妙。

    “大量的陶土板,全景采光天窗,这是和北欧相似的建筑保温设计。”他吸着刚排队买到的奶茶,手拍着栏杆,栏杆光滑的手感真不错。

      我的建筑设计的无知让他感到非常愤怒。他甚至觉得我有点不配知道下面这个细节:

荟聚的一个出口是跨桥直接连接地铁站,这种设计致敬了欧洲经典的火车站

      这点我还真没注意。

 

 

      不过,带着小孩一次又一次去荟聚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他们的母婴室,面积大概有200平方米,里面有喂奶间、换尿布间,还为等候的家长准备了沙发和电视。还有儿童中心。你可以放心去购物,把宝宝们免费“寄存”在这里两个小时,里面有好多游乐设施,荟聚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你照料。简直太贴心了。

      以及数不清的活动。

      我现在基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只要周末去荟聚,那里总有活动,什么科技体验周啦、亲子DIY啦、童话小剧场啦……根本不用提前了解,直接去就行了,而且保证孩子喜欢。

      那些不会让孩子失望的一次次奇幻旅程,也许将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神奇的金苹果种子。

      作为一个爸爸,我很理解孩子经常缠着要去荟聚的心理:轻松,愉快,热闹,一站式,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喜欢去金宝贝,坐荟聚门口的达拉马(瑞典的吉祥物),现在上小学了,里面可以玩的地方就更多了,棒球体验、攀岩、密室逃脱,玩累了,还可以到四楼免费的阅读空间看看书,我也正好休息一下。

      吃饭就更不用担心了,火锅、串串、海鲜、小笼包、汉堡、披萨……基本上可以做到每次来都不重样。

      而作为一个财经观察者,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荟聚超级重视营造家庭集体娱乐的氛围,并且在很多细节处下大力气追求极致。

      如今,它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购物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就像有人说星巴克卖的其实不是咖啡而是座位一样,荟聚卖的是一种场景体验,“荟聚”的瑞典文是“LIVAT”,意思是活泼的、拥有快乐时光的,也可理解为生活。它卖的就是这种生活体验。

      顺便说一句,星巴克在荟聚开出了两家店,我还好奇地问了一下店员为什么又开一家,那位小哥哥说:因为人多啊!

 

 

印象之三:有些一直在变,有些始终未

      我还有一个朋友,前几年是荟聚的供应商。

      他经常和我吐槽被荟聚“折磨”的经历。比如又一次,他们在荟聚做科技体验活动,为了不影响顾客,所有设备都是晚上进场和撤场。

      荟聚对活动的要求也超高,跟我朋友说活动千万不要做成噱头,一定要让参与的小朋友都学到知识;对讲课的老师也有要求,对现场的安全要求更高,电线一定要包在绝缘的管子里,甚至连地面的布线都要美观;对现场施工材料的防火等级、材质、甚至味道的要求都近乎苛刻……

      我们都觉得荟聚人气超高,环境超好,可所有的好东西,背后肯定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小元素。没有这样的小,就成不了大,也变不了高

      比较起有的综合体动不动就漏水、起火,荟聚至今没有出过什么事,也许就是最好的说明。

      几年前,荟聚在最核心、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域造了一个公益性科普基地:“POD智荟体验空间”,免费向社会开放,用来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爱好。几经变迁,形态有了改变,现在这里是一个集科技区、阅读区、活动区为一体的“荟客厅”,但有一点没变:就像网友们攻略里说的一样,它依然是免费的。

 

      我那位朋友和荟聚接触多了,也感慨:荟聚的很多钱都没有花在“正地方”,比如他们花了很多钱去维护和更新商场的物业设施,国内很多五年的商业体,物业老化都会很严重,但荟聚不是,他们的确花了不少钱在基础设施上,2018年荟聚还是无锡唯一入选国家级“绿色商场”的单位。

      这就是一种荟聚文化。

      是的,五年了,有些东西一直在变,有些东西始终没变。

      我曾经到过荟聚的员工区域,进到过他们的办公室。免费的咖啡、下午茶什么的就不说了。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的总经理居然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大家都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办公。

       如今,荟聚立足锡东,辐射范围逐渐扩大。最近还有朋友向我咨询,他说自己手里准备了60万首付,准备在无锡地铁2号线云林站旁的宜家荟聚板块买房。但这边楼盘好几家,现在好纠结。

       如果说,无锡有哪个板块能做到多家楼盘混战的话,那么荟聚板块一定榜上有名。

       商业综合体,这几年在无锡正变得越来越多。有的刚出来就显露颓势,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有的开了好几年,还没有鲜明的特色;也有的一路走来,稳扎稳打,始终保持向上势头,赢得众人一致称赞。

      你知道我说的是哪家。

      对,就是它,而且我很喜欢它。和很多人因荟聚而相识,岁月流逝,时光匆匆,荟聚仿佛已经成了我和朋友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句话说不清哪里好,就是什么也代替不了。就像夏夜里的微风,无形,无声。

     它里面肯定有个爱的魔力在一直转圈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