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十项措施点亮“锡式夜生活”
《无锡夜间经济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全市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重达51%。夜经济正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拉动消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何让“夜经济”更具活力?近日,《无锡市繁荣夜间经济十项措施》出台,围绕“延时扩容、场景创新、环境优化”三大方向精准发力,推动无锡夜间经济向专业化、品质化升级。
设计夜间消费券、延长重点商圈商街营业时间、开设21:00后运动特惠时段、依法依规降低夜间促销准入门槛、打造“春晚十景”、构建“锡夜精彩”夜间经济消费品牌矩阵……一系列细致举措的背后,是无锡既要升腾市井烟火,更要锻造消费品牌的深度布局。
时空延展 “夜无锡”生活边界更自由
夜幕降临,无锡招商城夜市中央的舞台响起动感音浪,率先点燃了激情。放眼望去,开阔的露天广场上人头攒动,小吃档口热气升腾、服装百货色彩绚丽、儿童游乐区欢声笑语不断,闪烁的灯光下烟火气升腾,夏夜的燥热仿佛被这份欢乐的激情驱散。“人气远超预期,工作日平均客流4000人次,双休日保持在1万人次以上。”无锡招商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自6月20日夏日星空夜市升级“返场”以来,市民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原计划7月19日结束的活动延长至10月。
除了单个活动期限的延长,整座城市夜生活的边界也在悄然拓展。暑假期间,无锡博物院、市图书馆、慈善博物馆等多家公共服务场馆延长开放时间至晚8点以后,艺术的魅力在星光下延续。不少餐饮店家也嗅到了商机,抢抓夏日夜宵需求,延长营业时间。美团江苏区人士透露,7月以来平台提供24小时餐饮服务的线上门店同比增长48%,“24小时”筛选标签为商家提供了夜间专属流量。
以“时间+空间”双维度破题,为夜经济发展进行政策托举。此次出台的《十项措施》提出,鼓励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湖滨商业街等重点商圈商街延长营业时间、提升消费品质,开设深夜书店、深夜音乐俱乐部、24小时便利店等夜间消费场所;同时强调做好规划布局,建设餐饮集聚型、购物集聚型、文体消费型夜间经济集聚区,培育10个夜间消费商圈(商街),打造20个特色夜市,推动30家文体场馆夜间延时开放,焕新100家夜间消费特色商店,通过“核心商圈+特色节点”的网格化布局,让夜间消费触手可及。
场景多元 “夜生活”的玩法越来越野
每逢周末夜晚,崇安寺附近的邂逅火塘酒馆便热闹非凡,轻柔的民谣、强劲的摇滚在此奇妙碰撞。“抓住音乐这个灵魂,带动兴趣氛围产生流量裂变。”主理人饶泽文深谙此道。7月,店铺共策划了赵雷专场、草东没有派对+万能青年旅店场、时代标志性摇滚篇等8场活动,几乎场场爆满。凭借独特的音乐魅力,这家酒馆开业仅两个多月,便攀上了无锡酒吧人气榜第一名。“我们想尝试为无锡的年轻人提供一种新的夜晚打开方式,为城市夜晚增添更多可能性。”饶泽文认为,无锡的夜经济尚在成长阶段,夜间娱乐选择较少,居民夜间消费习惯仍待培育。
高质量发展夜间经济不只是吃吃喝喝,更应深耕人文内容、拓展消费场景和发展多元业态。紧扣消费体验升级,《十项措施》力求在丰富资源供给上实现突破。从夜游、夜味、夜健、夜演4个领域寻求突破,发展“春晚十景”品牌、发布“运河食光”夜间美食地图、新建改建城市智慧灯光球场等,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夜间消费热点;提出跨界融合发展,丰富“运动+”“演出+”“二次元+”等复合式夜间消费场景供给;打造“锡夜精彩”夜间经济品牌,各板块共同发力,构建无锡夜间经济1+8品牌矩阵,为升级夜间消费打开新通道。
无锡夜晚的惊喜正在增加。针对“苏超”无锡创新推出了多个足球夜市,体育+美食+玩乐一站式体验;7月18日、19日,焕新改造后的南尖公园运河“船舞台”举办了一场南尖潮汐音乐会,大型激光水幕带来户外Livehouse激情体验;8月8日,第九届无锡原创音乐节将在苏宁广场火热开唱,“无锡人自己的音乐节”把夜晚的幸福感直接拉满……无锡的夜,正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默走向喧腾。
包容治理 “夜活力”的守护更有温度
近日,无锡“网红夜市”近湖路后备箱市集传来好消息。经过二次备案登记,这里新增了10个后备箱名额、20个小推车摊位。此次扩容的摊位以前期集市未涵盖的品类为主,包含市民呼声较高的烧烤、汉堡等热食类项目,摊位使用电烤设备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检测合格后便可入驻,阔别了近两个月的“灵魂烟火气”再度回归。
回顾近湖路市集的成长轨迹,无锡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清晰可见。从今年5月推行“摊主自治+政府监管”试行公约,到如今顺应需求进行二次申报,面对在市民热情中自发“生长”起来的夜市,无锡没有摆出强硬姿态“一刀切”,而是展现出难得的包容耐心,持续探索保护环境与市民需求间的黄金平衡点,满足多元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这份务实与温度在《十项措施》中得到充分体现。政策明确提出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服务机制和审批“绿色通道”,在做好餐饮油烟、噪声和光污染防治,不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的基础上,依法依规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放宽夜间促销活动、展览展示展演、外摆经营等审批,为夜经济发展的各类主体松绑、赋能。
“夜经济版图的逐步扩大,需要城市提供更多优化夜间消费环境的服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项措施》围绕促进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提升了服务功能。发挥政策作为夜经济发展“稳定锚”的重要功能,利用城市核心区老厂房、老仓库等既有建筑发展夜间经济业态,建设发展新空间;在消费拉动作用明显的文旅、体育、餐饮等领域精准实施促消费活动,点燃消费热情;对符合标准的特色夜市择优给予资金支持,发挥示范效应。以精细化治理的“绣花功夫”和诚意满满的政策供给,绘制烟火气、时尚感、高品质兼具的夜经济新图景。
来源:无锡日报